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Calligonum arborescen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乔木状沙拐枣
Calligonum arborescens Litv.
中国植物志>> 第25(1)卷 >> 蓼科 Polygonaceae >> 沙拐枣属 Calligonum

19.乔木状沙拐枣 图版31: 9

Calligonum arborescens Litv. Sched. ad. Herb. Fl. Ross. 2: 28. 1900; Pavl, in Fl. URSS 5: 592. 1963; auct. non Mattei; Сосков в Новости Сист. Высш Раст. 11: 104. 1974. p. p.

灌木,高2-4米,通常自近基部分枝。茎和木质老枝黄白色,常有裂纹及褐色条纹极显著当年生幼枝草质,灰绿色。叶鳞片状,长1-2毫米,有褐色短尖头,与腊质叶鞘叶连合。花2-3朵生叶腋,花梗 长约3毫米,中下部有关节。果(包括刺)卵圆形,长15-25毫米,宽10-20毫米,幼果黄色或红色,熟果淡黄色或红褐色瘦果果椭圆形,具圆柱形长尖头,极扭转,4条果肋空出刺在瘦果顶端略呈束状,每肋上2行,基部稍扁,分离,中上部2-3次叉状分枝,稀疏,较细,质脆,不掩藏瘦果。花4-5期月,果期5-6月,在新疆吐鲁番栽培,8-9月出现第二次花果期。

宁夏(中卫沙坡头)、甘肃和新疆(吐鲁番)栽培,均从国外引入,生长良好。

该种与头状沙拐枣C. caput-medusae Schrdnk相近,但后者果实(包括刺)近球形刺寥集交织,掩藏瘦果,可以区别。我国从中亚引入乔木状沙拐枣与状状沙拐枣栽培,其生长于繁殖状况,本种均不如头状沙拐枣良好。因此,目前我国西北各省、区引入固沙造林的本属植物中,多数为头状沙拐枣,本种仅混生其中,数量很少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8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5(1)卷 130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蓼目 Polygonales
蓼科 Polygonaceae
蓼亚科 Subfam. Polygonoideae
木蓼族 Trib. Atraphaxideae
沙拐枣属 Calligonum
刺果组 Sect. Medusa
图版31: 9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